好百科首页 > 为什么每段感情都会毁在我自己手上?

为什么每段感情都会毁在我自己手上?

KnowYourself 2022-02-07 浏览141次
为什么每段感情都会毁在我自己手上?的头图

策划、撰文/ 口口口

视觉/ fufu

插画 / Always

编辑 / KY主创们

前段时间,后台收到一条留言。留言者说,自己的恋爱总是陷入同一种模式:刚开始,她觉得自己找到了真命天子,和对方甜甜蜜蜜;但很快,她会有意去发现对方身上令她不满意的地方,反复挑刺,两人陷入频繁的争吵……最后,对方受不了她的攻击和挑剔,选择分手。

留言者说:“我也想要长久、稳定的关系啊,每次看到其他情侣和和美美,我就很羡慕。为什么我仿佛被诅咒了一样,总是无法拥有好的关系?”

其实,如果你发现自己不管遇到多好的对象,最后却总是以类似的争吵结束,那可能诅咒你的关系的,正是你自己。

在你身上,有没有出现过下面描述的情况?

当你成功地开始一段关系后,你又往往走上了毁坏关系的道路。你会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很棒的对象,接着发现对方的缺点,开始不再信任对方,而后坚持认为关系一定会结束,即使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你的观点。

或者,一旦当关系里遭遇困难,不论你的伴侣有多好,你都会希望能迅速地选择结束关系,因为你不认为你们的关系能经受住考验(Peel, 2018)。

如果你觉得自己符合这个描述,那么,在关系中,你是一个倾向于关系自毁(relationship self-sabotage)的人,它指的是一个人在关系中给自己设置阻挠和障碍,最终破坏了自己的关系的行为。

Raquel Peel博士经过一系列研究,设计了关系自毁量表(Relationship Self-Sabotage Scale)(Peel, 2020)。在量表中,关系自毁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1. 防御(Defensiveness)

2. 难以信任伴侣(Trust Difficulty)

3. 缺乏关系技巧(Lack of Relationship Skill)

尽管关系自毁者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关系中设置障碍,但ta们其实渴望一段美好的关系。那么,是什么让ta们做出和自己初衷不一致的行为呢?

心理学家们认为,关系自毁者之所以毁掉幸福的关系,是为了保护自己在其他方面的福祉,例如,为了维系自尊感(Peel, 2020)。

研究发现,倾向于关系自毁的人往往有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ta们对自己有许多负面评价,在内心深处也很难信任伴侣,ta们总觉得伴侣有天会伤害或抛弃自己。而一旦伴侣选择离开,会进一步伤害到ta们已经很糟糕的自尊心。

于是,为了保护自尊水平,关系自毁者坚持认为“无论我多努力,关系总会结束”,并主动制造种种困境。通过这种做法,ta们确保了自己无论如何是个赢家:

(1)如果伴侣没有离开,意味着ta们成功战胜了困境,是关系中的赢家。自毁者可以自豪地宣称:“我很棒,我很强,这些问题没有难倒我。”

(2)如果关系最终破裂,则印证了自毁者先前悲观的想法。自毁者至少可以说:“看吧,我多聪明,我早知道会这样了。”

于是,无论关系走向是好是坏,ta们至少保证了自己是有价值的——不是能维系关系,就是有先见之明。

一方面,由于不安全依恋作祟,关系自毁者总是带着不信任的滤镜看待伴侣的一举一动。有时伴侣的无心之举,甚至善意的言语,也会被自毁者认为是在批评、贬低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关系自毁者在和伴侣的沟通时常常像个刺猬,将伴侣推开。因为这层不安的滤镜,让自毁者在关系中感受到了太多被伤害和被误解,ta们感到自己需要依靠接连不断地战斗,才能保护自己。最终,保护自己免遭伤害的需要,盖过了“靠近伴侣、维持亲密”的需要,并为此付出了结束关系的代价。

更令人伤感的是,一次又一次地经历关系的结束,会更加强化关系自毁者的不安全依恋,让ta们进一步坚信“我的关系总是会结束的”“伴侣总会不喜欢我”,而这又会给ta们将来的关系造成更多阻碍,形成负面循环。

不过,好消息是,这个循环是可以打破的。


在研究不安全依恋和关系自毁的过程中,Raquel Peel博士发现,如果能置身健康的、高质量的关系,可以降低不安全依恋对关系的影响,避免关系自毁行为。在高质量的关系中,我们也有更多机会去改善自己的关系应对方式,采用更不破坏性的方式去面对关系中的困境(Peel, 2020)。

那么,什么样的关系是高质量的关系,而我们又要如何调节自己的应对方式呢?

a. 寻求高质量的关系

即使一个人是不安全依恋者,如果能进入一段高质量的关系,仍有可能在其中逐渐感受到对伴侣的信任、降低对伴侣的敌意,不再总是用防御的态度对待伴侣,减少关系自毁。

那么,如何判断一段关系是高质量的?我们可以观察伴侣是否有以下表现:

相互尊重

一个尊重我们的伴侣会注意到我们的优点。Ta会肯定我们做得好的地方。如果ta做错了事,ta会真诚地道歉,而不是一味抵赖。尊重也意味着伴侣会明白和理解我们的原则与底线,并且不会打破这些界限。

重视我们的需求,做出适当的妥协

在一段高质量的关系中,双方的需求都会得到重视。当两人的需求发生冲突时,伴侣会和我们协商。并且,即使最终需要我们做出一定的让步、选择折衷的方案,我们仍会感到伴侣有考虑我们的需求,而不是只考虑自己。同样地,伴侣也不会为了我们过分压抑ta自己的需求、过度自我牺牲。仅仅依靠一方自我牺牲的关系也是无法长久的。

享受高质量的陪伴时间

并不是两人坐在同一个空间里,就是“陪伴”。高质量的陪伴意味着,当我们和伴侣在一起时,我们会觉得双方的注意力在彼此身上,两人的心贴得很近。而不是一个人在倾诉,另一个人却在玩手机,或是担心工作中的问题怎么解决。

愿意沟通

在一段高质量的关系中,我们会感到伴侣愿意和我们沟通。当我们遇到困惑或是感到痛苦时,我们会或多或少地相信伴侣会愿意通过交流的方式与我们解决问题,或是乐于倾听我们的想法。当我们想到要和对方沟通时,我们不会害怕伴侣给我们负面的反应,像是大吼大叫或是坚冰一样地拒绝。

b. 学习关系应对技巧

我们可以识别自己在关系中的行为模式,用更积极的方式来替代破坏性的行为,以解决关系中的困境。

彻底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是很困难的。例如,当我们感到受伤时,想要完全不生气,是不可能的,愤怒也是一种很自然的反应。但是,我们可以不再用过分激烈的举止表达我们的愤怒,而是使用更温和的语言实现我们的目的。这样改起来会容易得多。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和改善关系应对方式:

觉察我们破坏性的应对方式

观察我们在哪些情况下会爆发出破坏性的应对方式。例如,讨论到哪些具体的事情,会激发我们的不安?哪些话题容易激怒我们?是对方特定的态度、表情或是语言习惯会触痛我们吗?

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在做出破坏性的举动时发生了什么、谈论了什么,当时我们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样的,以及自己做出了什么反应。通过这种做法,我们可以在将来面临类似的情况时,避免像自动应答机器一样开始又一轮破坏性的反应,而是能够提醒自己“等一等!我们先后退一步、深呼吸,再想想接下来要做什么”。

我们也可以试着分析或追溯是什么使得我们形成了这一套破坏性的行为模式。一方面,它能提供一个突破口,让我们意识到行为模式背后的心结是什么,尝试去面对或是解决那份心结;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此区分过去与现实:是过去的痛苦让我形成了这套反应,但是,现在的我、现在陪伴我们的人已经和当时并不相同了,我是能够形成和过去不一样的应对方式的。

学习并试验新的关系技巧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学习新的关系技巧,例如,我们可以询问伴侣、可靠的亲友或是专业的咨询师,在一些情境下有没有合适的沟通方式或是应对技巧;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自助书籍、观看影视作品或是观察其他伴侣的相处方式,来学习新的关系技巧。

在学习了技巧后,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关系中尝试实践这些新的技巧。当我们发现自己成功地使用了和过去不一样的技巧,并且能从伴侣那里获得积极的反馈时,我们会对打破循环有更多自信,也会进一步增加对自己和对伴侣的信任感。积极的体验能进一步带来更多积极的体验。

建立同盟

改变自毁模式是需要时间的,在过程中,我们也会遭遇挫折和反复。因此,获得伴侣的理解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能让伴侣明白,我们的一些自毁举动不是伴侣做错了什么,而是源于我们自身的不安,这可以减轻伴侣的自责与负担;伴侣也会更清楚我们行为背后的需求,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出应对和沟通。有时,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进行自毁行为,而伴侣可以帮我们指出这一点。

同时,我们也不能指望伴侣能为我们解决一切问题——ta们可以成为我们自我疗愈路上的陪伴者,却不能也不该替我们承担改变的责任。不切实际的期望只会让我们在关系中经历不断的失望。如果我们感到仅靠自己很难学习和调节关系中的应对模式,可以考虑尝试专业的咨询,在安全的、支持性的环境中学习和尝试。

祝愿我们最终都能收获自己渴望的美好关系。

以上。

今日互动:当你和伴侣遇到关系中的问题时,你们是怎么解决的?请分享一个你认为成功或是失败的经验。

References:

Peel, R. (2020). Relationship sabotage: an attachment and goal-orientation perspective on seeking love yet failing to mainta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Doctoral dissertation, James Cook University).

Peel, R. (2018).Why do we sabotage love?. TEDxJCUCairns.TED TALK.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为什么每段感情都会毁在我自己手上?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52147.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Know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