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你一定要找一个“能做好朋友”的人结婚。

你一定要找一个“能做好朋友”的人结婚。

KnowYourself 2022-04-12 浏览134次
你一定要找一个“能做好朋友”的人结婚。的头图

《花束般的恋爱》自去年在日本上映,就好评如潮。外网甚至一度将它评为2021年最好的爱情电影。前段时间它终于在中国播出,我也迫不及待地拉着朋友去看了,结果不出所料哭成了泪人。在这部爱情片中,因为对电影、文学、音乐的共同喜好,小麦和小绢成为了灵魂伴侣般相配的恋人。



然而,由于各自不同的人生规划,两人的轨迹逐渐发生了偏移。不仅生活节奏逐渐不同步,连共同话题也逐渐丧失。



渐渐无话可谈的二人,最终遗憾分手。

和我同去的朋友为此emo了很久:“这么匹配的两个人都逃不开分开的命运,你说,是不是真爱必定都不能长久?”事实不尽如此。

我们可能把麦和绢的分手归因于激情的消却、规划的偏移、家境的参差……然而在分手前夕,说着爱小绢的小麦却不止一次爽约两人的约会,也不再能倾听小绢对感情的需求,甚至对小绢的工作、爱好冷嘲热讽。小绢也同样不愿意根据小麦的工作变化调整自己对他的预期。

在我看来,他们或许还是承诺之下的恋人,但却已经不再是亲密的朋友。他们虽然还住在一个屋檐下,但已经不再能像朋友一样尊重彼此、看见彼此。麦和绢的故事并不是生活中的个例,爱情中如果出现缺乏亲密的感觉,其实是会对感情造成影响的。

如果你也像他们一样,处在一段缺乏“友谊之爱”的关系里,你可能会产生以下感受:

两个人明明是伴侣的关系,但是却感受不到二人之间的亲密

对方对你的生活不感兴趣,察觉不到你状态的变化

对方听不见你的需求,即使答应你改变也没有实质的变化

对方不愿和你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你感到在这样的关系里一直在压抑自己

是什么导致关系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友谊对一段长久、稳固的关系有多重要?如何才能在关系中创造友谊呢?来看今天的文章。



在一份研究中,拥有15年以上长久婚姻的夫妻,被问及维持关系的秘诀时,大多都表示“我的配偶是我最好的朋友”(Lauer & Lauer, 1985)。

更有学者指出,当人们处于友谊浓度较高的关系中,ta们更尊敬伴侣、更在意关系,甚至在关系中实现自我拓展(self-expansion)(Lewandowski, 2020)。

也就是说,这些人不但拥有稳定美满的关系,还能在爱人的注视下变成更好的自己。那么,怎样才算是友谊浓度高的关系呢?你或你的伴侣做到了吗?

真实

在大部分浪漫关系的初期,都会由幻想和新奇主导。这两种状态会在短期内使那些实际上与我们差距很大的人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人们往往会在这个阶段将自己的伴侣理想化,缩小或忽略那些可能使关系止步不前的不利信息。

遗憾的是,研究显示,幻想和新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和经验的积累而消失(Walster & Walster, 1978)。很多新鲜的感情会在这个阶段面临挑战,人们因为无法接受对方放下伪装后的样貌而分开。

但是,以深厚的友谊为核心的爱情,可以在激情退却后,依然因为双方都深爱着彼此最真实的样子,而让关系保持长久的饱满和丰盈。

平等和尊重

承接上面讲到的真实,很多人会觉得,在伴侣面前做最真实的样子意味着可以无拘无束,甚至,可以不用那么尊重对方。但这其实是不对的。

Guthrie等人(2011)指出最亲密的人往往是我们最尊重的人。如果尊重自己的伴侣,会关心ta的福祉,不愿意ta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并且诚心地希望和支持对方拥有自主选择自己生命发展的自由。

倘若一个人在关系中,希望对方委屈ta的利益来成全自己的“真实”,那就是一种自私,是对爱人和关系极大的不尊重。

支持和应答性

伴侣应答性(percie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指能够明确感知到,伴侣对自己需求的关注、尊重、热心和支持(Reis, 2009)。

伴侣应答性可以促进关系里二人的自我表露、信任和相互依赖,它非常具有奖赏价值,可以让人感到自己被理解、欣赏和珍视。

对许多人来说,以上提到的三个特征可能存在于自己与好朋友的关系中,却不存在于和伴侣的日常相处里。




人们并不是一直以来都重视爱情中的友谊。

在1993年的一项调查中,只有 44% 的大学生表示ta们的恋人也是ta们最好的朋友(Lee, 1993)。而这个数字在20几年后几乎翻了一番——2017年,有8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正在跟最好的朋友恋爱(Lewandowski, 2020)。

推算一下不难发现,1993年的在校大学生多为七零后,而2017年的则多为九零后。那么,短短20多年,两代人的爱情观就发生了巨变吗?一起往下看——首先,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友情,ta们认为比起充满激情的伴侣关系,深厚的友谊关系可以给人带来同等的,甚至更多的满足感,并不会一味地将爱情放在第一位(DePaulo, 2015)。

这与波兰社会学家Bauman于2003年提出的概念——“流动的爱(Liquid Love)”不谋而合。这个概念中强调,爱情不应该是局限于狭义的夫妻之间的浪漫爱情,爱应该流动成一种更大的、更温暖的能量。

另外,现在的年轻人更看重关系中的友情。有研究显示,八零九零后与六零七零后的婚姻观大不相同:对千禧一代来说,让ta们决定步入婚姻的原因中,为了经济稳定和生孩子的占比最少(27%、49%),ta们更在意彼此的投入(76%)和陪伴(71%)(Wang & Taylor, 2011)。

也有研究指出,八零九零后比六零七零后更喜欢找与自己受教育程度相同的人结婚。随着性别平等运动的普及,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更高,不再需要依赖男性获取社会资源(Barroso et al., 2020)。

更多的女性希望在婚姻的权利动态中可以感受到“双方的爱好都受到重视”“能够自由自在地展现自我而不是矫揉造作”“珍视彼此的才能和决定”(Barroso et al., 2020)——这正好与好的友谊特征“平等、真实、尊敬”不约而同(Davis & Todd, 1985)。




在过去,为了维持父权社会的稳固结构,女性最大的“功能”就是生育,以此保证丈夫的家族得以延续(McKelle, 2013)。

这种文化体系里,对亲密关系中权利与分工的期待是固化的。若至今仍持有这种思维,无论男女,都很难认同自己能和伴侣做真正的好朋友。男性可能依然将相夫教子看作妻子的天职,女性也认为赚钱养家都是丈夫的事,自己不需要明白他的世界。

从本质上来说,缺乏友谊之爱的内核是,缺乏亲密的互动、平等的沟通以及对彼此深度的真诚兴趣。就算两个人一开始看起来是完全契合的灵魂伴侣,只要在长期的相处中一直让关系处于“一方不分享、另一方不过问”的状态,即使肢体上依然同床共枕,心灵上都无法再真正看见彼此的世界。

实际上,无关性别,太多人都习惯将伴侣看作是静态的、不会变化的,意识不到——即使对方作为自己伴侣的身份是固定的,个体本身却可能是在不断变化的。小到日常的情绪波动,大到对未来规划的动摇,所有的变化都需要我们去洞察,并以对双方都公平的方式去回应。

当一个人认为伴侣的情绪和感受没有那么重要,认为ta的“功能”应该仅限于支持自己的工作、为自己分担压力以及解决性需求时,那么伴侣一切作为人的正常需求都会显得麻烦,甚至贪婪。




1) 学会支持你不完全同意的东西—— Agree to disagree

你需要意识到,伴侣的观点和需求,与自己的一样真实和重要。学会在任何时候都给予伴侣无条件的支持,很多时候“我永远和你站在一起”比“我是对的”更重要(Seltzer, 2022)。

当遇到自己不完全了解或支持,但对伴侣来说很重要的话题,比起“我不感兴趣、我不接受”更好的反应是:“我不太了解,要不你教教我吧?”或“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可以和我说说吗?”

2) 学习彼此“爱的语言”——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

婚姻咨询师Chapman(1995)指出,在亲密关系中,因为双方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会导致一方总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而另一方却还是不满意。很多时候,不是你或ta做得不够多不够好,而是你们没能理解对方表达爱的方式。

对方可能给你的并不是你最想要的,但ta可能给的是在ta的认知中最好最珍贵的东西。这时,就需要你们彼此之间像朋友一样坦诚直接地沟通,才能够拥有长久的亲密关系。

3) 挖掘共同语言——若没有,可以共同去创造新爱好挖掘你们之间相似的地方,并试着拥有一套专属的秘密话语体系,比如创造一些只有彼此才懂的暗号和“梗”,又或是特别的表述方式,都会对促进关系有极大的好处。

试着关注你周围的机会,比如情侣工艺工作坊,新电影的上映,或者新餐厅的开业。任何你可能想体验的东西,都可以向伴侣提出你的想法,并邀请ta也这样做(Narum, 2021)。

最后借用咨询专栏作家兰德斯的一句话:沉迷于色欲和真正的爱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爱情比纯粹的激情更为深刻和丰富。爱情是构筑在宽容、关爱和沟通基础之上,爱情是“熊熊燃烧着的友谊”。——— Landers, 1982祝愿我们都能和最爱的人做最好的朋友~

References:

Lauer,J.,& Lauer,R.(1985).Marriages made to last.Psychology Today,pp.22–26.

Walster,E.,& Walster,G.W.(1978).A new look at love.Reading,MA: Addison-Wesley.

Guthrie, M.F., Hendrick, C., & Hendrick, S.S. (2011).Respect in friendships associated with level of friendship, gender, 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s.Post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San Antonio,TX.

Reis, H.T. (2009).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 as an organizing theme for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Paper presented at the Texas Symposium on the Development of Close Relationships, Austin, TX.

Davis, K. E., & Todd, M. J. (1985).Assessing friendship: Prototypes, paradigm cases and relationship description.

McKelle. (2013).5 reasons why we need to ditch the concept of virginity for good. Everyday Feminism.

Landers,A. (1982).Love or sex ...and how to tell the difference.Chicago: Field Enterprises.
Lewandowski. (2020, May 18).Should my partner be my best friend?Psychology Today.

DePaulo, B. (2015).How we live now: Redefining home and family in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 Atria Books.

Wang, W., & Taylor, P. (2011).For millenials, parenthood trumps marriage.Pew Research Center, Social & Demographic Trends.

Barroso, A., Parker, K., & Bennett, J. (2020). As millennials near 40, they’re approaching family life differently than previous generations.Pew Research Center.

Dreikurs, R. (1946).The challenge of marriage.Taylor & Francis.

Seltzer. (2022).9 ways to make your partner your best friend.Psychology Today.

Chapman, G. (1995).The five languages of love.Chicago: Northfield.

Narum. (2021).Discovering common interests in a relationship.Relationship Counselling Online | Improve Your Relationship | Remainly.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你一定要找一个“能做好朋友”的人结婚。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56367.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Know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