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屠杀海地黑人,企图接收犹太难民洗白:从杀人犯变救世主的独裁者

屠杀海地黑人,企图接收犹太难民洗白:从杀人犯变救世主的独裁者

MY分享站 2022-04-21 浏览248次
屠杀海地黑人,企图接收犹太难民洗白:从杀人犯变救世主的独裁者的头图

拉斐尔·楚希约(Rafael Trujillo)不需要希特勒传授任何独裁秘技或个人魅力。他也是个受到全民爱戴的一国领袖。他从 1930 年起统治多米尼加共和国,这个以西班牙文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与海地共享伊斯帕纽拉岛(Hispaniola)。

楚希约和希特勒的共通点显而易见。希特勒打算将柏林改名为日耳曼尼亚?楚希约更进一步。多米尼加首都原名为圣多明哥(Saint-Domingue),他借助赋予其更庄严的新名字,反映这座城市所象征的一切。他把首都改名为楚希约城(Ciudad Trujillo)。他的出生地圣克里斯托巴(San Cristobal)也一样,从此以后被称为楚希约。那多米尼加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最高峰杜阿提峰(Pico Duarte)呢?当然改为楚希约峰。

当希特勒成为德国人民的“元首”,楚希约则另创称号:“恩主”(el Benefactor),意指大恩人。希特勒只是名下士,但楚约希可是最高统帅和海军司令。前者痛恨犹太人,后者则不。

楚希约痛恨的是海地移民。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他们是黑人。楚希约希望多米尼加共和国只有白人,像他一样的白人。其实最好不要完全像他一样。楚希约的外公是海地人。祖先的血统让他的皮肤颜色深了些,多了一层晦暗的色泽,很容易就被晒黑。恶意攻击他的人宣称,楚希约为了遮掩“不纯”的血统,会在官方场合使用化妆品让皮肤变白。

不管如何,楚希约认为他的国家接纳了太多海地人。那些在蔗田里挥汗如雨、领着微薄薪资的黑人农工都必须消失才行。1937 年 10 月,德国人还没想出犹太人的“终极解决方案”,他已下令以极端暴力解决海地黑人的问题。把他们全杀了!

当地历史称这场大屠杀为“大斩杀”(El Corte)。理由很简单。多米尼加人手持刀子或长弯刀处刑。政府明令禁止使用枪炮类的武器。这样才能宣称那些“入侵”的海地人和多米尼加农民起了争执,一发不可收拾。楚希约不希望被国际社会视为残忍的屠夫。结果十分惨烈,多达一万人丧命,实际数字甚至可能加倍。至今这场屠杀仍被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场大规模的种族屠杀。

一年之后,埃维扬会议于 1938 年 7 月召开,世人非常关切德国犹太人的命运。必须想办法拯救这些人。谁愿意接纳他们?没有人出声。只有楚希约。这下杀人犯成了救世主。他愿意为犹太人提供十万份签证。

他打的算盘很简单:他不但能借此重建国际名声,还能为本国引进白人移民。埃维扬会议后过了五个月,他在 1938 年 11 月派遣罗贝托·戴斯帕瑞多(Roberto Despradel)前往柏林担任驻德大使。戴斯帕瑞多原是名记者,是楚希约的亲信。他的兄弟阿图罗·戴斯帕瑞多(Arturo Despradel)是外交部长,也是他的直属上司。犹太人问题就由这一家人全权处理。

讽刺的是,戴斯帕瑞多兄弟毫不掩饰对欧洲专制政权的着迷,热爱法西斯和民族社会主义。希特勒和楚希约惺惺相惜,前者也派了名大使长驻楚希约城。见证此事的英国代表担忧地表示,元首试图“利用多米尼加政权的亲纳粹和反美立场”。

德国海军对加勒比海岛国的海岸线特别感兴趣。多米尼加拥有众多深水港,万一德国与美国开战,这些情报可能会带来不少优势。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关于纳粹间谍的流言。他们可能已与多米尼加政权打上交道。

1941 年 12 月 11 日,三年过去了。罗贝托准备告别柏林。他的兄弟阿图罗要他关闭使馆并打包回国。多米尼加共和国选择美国阵营,向德国宣战,令众人吃了一惊。楚希约是名务实的暴君,也是个巧妙的交涉家。他不只说服美国人忘记海地人大屠杀,而且他的加盟还卖了个好价钱。他迫使华盛顿同意提供优惠贷款,供应军事物资和训练人员,并在多米尼加境内各处建立空军基地网。

至于发给德国犹太人的十万份签证,已被人们抛在脑后。多米尼加很快就发现,根本无力接纳那么多移民。政府重新评估后,把数字降为五千人。人在柏林的罗贝托是否达成这个目标?1939 年,也就是开放犹太移民第一年,只有五十名犹太难民抵达伊斯帕纽拉岛。大部分人都年老力衰,对农业一窍不通。

然而,多米尼加大使早先却向独裁者保证会引入双手长满茧的健壮农民。这些人会把遭人遗弃的老香蕉园改造成肥沃的农田,就像巴勒斯坦的基布兹(Kibboutz)。至少,这是楚希特的幻想。

按理,犹太移民应在多米尼加北部,索苏阿(Sosua)附近地区建立一个兴旺的殖民群落。那里是整座岛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这项移民计划在 1941 年告终,因为纳粹对犹太人封闭了整个国界。没人能离开德国。圣多明哥的犹太区早就宣告失败。人们全都垂头丧气。他们之中有音乐家、商贩、律师、教授、教士,但没有半个熟悉农务的人,没人体验过这种乡间生活。炎热的气候,贫瘠的土壤,热带特有的疾病,全都消磨了他们的意志。

总计下来,只有不到一千名犹太人到多米尼加共和国试试运气。留下来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一有机会就急忙逃往美国。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屠杀海地黑人,企图接收犹太难民洗白:从杀人犯变救世主的独裁者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56827.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MY分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