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感冒”一词非医学术语,竟源于古代官场
“感冒”一词非医学术语,竟源于古代官场
“感冒”是常见的流行病,即是英文的common cold。不过在任何一部古代中医典籍中,都没有“感冒”一词。原来,这个常用语,并非医学术语,而是来自官场,是官场专用语。
在宋代,有个专门机构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为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通称“馆阁”。按照规定,馆阁中每天晚上要留一位官员值班,以防图书被盗,如果因故不能值夜班,就要在请假簿上写上一句:“腹肚不安,免宿。”
当然,请假不一定是“腹肚不安”,这只是一种相沿成习的理由,亦规定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因此,馆阁官员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曰:“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当然,请假不一定是“腹肚不安”,这只是一种相沿成习的理由,亦规定请假不能连续超过四天。因此,馆阁官员俗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记载出自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曰:“馆阁每夜轮校官一人直宿,如有故不宿,则虚其夜,谓之‘豁宿’。故事,豁宿不得过四,至第五日即须入宿。遇豁宿,例于宿历名位下书:‘腹肚不安,免宿。’故馆阁宿历,相传谓之‘害肚历’。”
南宋时期,时为太学生的陈鹄也在馆阁中供职,陈鹄喜欢别出心裁,他在《耆旧续闻》一书中记载自己的创造:“馀为太学诸生,请假出宿,前廊置一簿,书云‘感风’,则‘害肚历’可对‘感风簿’。”陈鹄偏偏不愿意写“腹肚不安,免宿”,而是写上“感风”,还沾沾自喜地声称“感风簿”与“害肚历”可谓一联绝对。陈鹄创造的“感风”一词事实上也有来历,与他同时期有个中医学派,史称“永嘉医派”,创始人陈无择写了一部医书《三因方》 ,将复杂的疾病按照病源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三种,外因称“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因称“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不内外因指虎狼毒虫等意外疾病。陈鹄于是创造性地把外因之首的“风”信手拈来,前面冠上一个“感”字,“感”者,受也,故称“感风”。“感风簿”一词从此开始风靡官场。
到了清代,“感风簿”演变成“感冒假”,成为官员请假休息托辞。清代学者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一书中说:“按今制官员请假,辄以感冒为辞,当即宋时‘感风簿’之遗意。”清代官员的创造性在于将“感风”变成“感冒”,“冒”是透出的意思,“感冒”即是感风之后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之意。
从官场发源,“感冒”渐渐进入日常口语。只要我们稍有不慎,不照顾身体就易患感冒,人人都会说“感冒”这一字,但词源的确被遗忘了。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感冒”一词非医学术语,竟源于古代官场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56990.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MY分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