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电影以前是这样拍的,厉害了我的哥!

电影以前是这样拍的,厉害了我的哥!

剧透社 2017-03-14 浏览246次
电影以前是这样拍的,厉害了我的哥!的头图

本文由剧透社原创!

科技进步已经让电影变为了视觉盛宴。

而特效大片更是成了票房灵药,总能吸引很多人乖乖掏腰包。

似乎,现代电影没了高科技的样子根本无法直视。

比如在《少年派》凶猛的大老虎——

没了特效以后...

还有《美国队长》——

这...

《复仇者联盟》——

也好不到哪去...

《地心引力》够震撼了——

原来也就这么回事...

是啊,在如今我们的影视作品里,各种特效是见怪不怪。

即使在没有电脑的无声电影时代,依靠着当时的“特效黑科技”,电影依然带给人们巨大的感官享受。

比如1923年的电影《安全至下》中,主角为了避免从钟楼上掉下,双手牢牢捉住指针。

看起来真够惊险的。

实际上,当时的的情况是...

剧组利用视觉上的偏差,在街道对面的屋顶上,建造一个不高不矮,适合攀登的假钟楼。

还有卓别林《摩登时代》里的这个场景,也曾让不少人捏过一把汗。

感觉一不小心就要掉下去了。

其实他后面啥都没有...

磨砂玻璃画上画,放在摄影机前就搞定了...

这个很诡异的眼球运动,曾经也是吓到不少人吧...

其实这一幕分两次拍就可以了。

只是这两次的拍摄过程中,演员和镜头的位置绝对不能动。

动图

1926年的电影《黑海盗》,演员要从风帆上滑落...

动图

其实在帆的背后有滑轮和合适的配重,来保障演员的安全。

虽然没有鼓风机,但是利用了飞机的螺旋桨来吹动船帆,营造出在海上的感觉。

动图

虽然当时的“黑科技”并没有多少含金量,但是拍摄电影的人真的是REAL用心。

从“黑科技”到现在的电影特效——

电影,还有观看电影的方式都有了彻底的变化。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之父”

这大半的功劳都要归于电影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当然,特效只是电影科技的其中一环,电影的进化自然还需要其他方面。

最早的活动影像拍摄和放映设备是1882年发明的摄影枪。

早年拍电影用的胶卷摄影机,因价格及其昂贵大都是租用。

但科技推动拍摄数码化后,四十万上下便可以买到足够拍片用的机器,价钱还一天比一天更低。

从胶片到数码,电影制作时间加快的同时,多元化的角度及运镜,一下子也令影像效果大大提升。

黑白电无声电影时代,让卓别林这样的大师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火车进站》

1927年,是一个在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

1935年的《浮华世界》又,标志着电影技术进入了"有声彩色电影时代"

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1922年的《爱情的力量》,可惜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经遗失了。

1970年IMAX技术和第一部IMAX电影《虎之子》在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富士馆首次公开亮相。

《阿凡达》的出现,让3D和IMAX真正的进入了大众的电影院。

电影院的影片将由2K迈向4K升至8K,银幕更清晰像真度更高自然令观众更愿意入场观影,这是数码科技进步的结果。

这也是必然的,毕竟——

谁又不想享受更高清更逼真的视觉盛宴呢?

《比利·林恩》第一次采用120帧、3D、4K技术

可谁说只有电影院才能体验这种盛宴的?

而这就要仰仗于,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了。

从电视到电影院再到互联网,承载电影的媒介发展颇快,如今有了高速下载,有了电脑甚至智能手机,电影随时随地看。

想着过去父辈们看个电影都要走十万八千里,如今坐在家里打开也能观看.

但只用手机电视这种观影效果——

又怎么能对得起现在的高科技电影呢?

随着激光类硬件产品的高科技应用成熟,以及智能化、功能集成简约化的发展,

把自己家客厅打造成IMAX级别的私人影院,已经不再是梦了!

现在技术诞生的家庭激光影院,能轻松投射出300英寸的高清巨幅画面!

拥有这样的家庭影院,让客厅真正成为影音娱乐中心,沉浸式的视觉效果让看大片、看球赛、玩游戏都变得更酣畅淋漓。

所以,放下你的手机和电视吧,“在家看IMAX电影”这种事——

会像吃饭一样平常。

剧透社——做有温度的第2院线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电影以前是这样拍的,厉害了我的哥! 网址:http://www.jrxk.cn/view/45395.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剧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