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一块电池用半世纪,遨游宇宙就靠它了?

一块电池用半世纪,遨游宇宙就靠它了?

许仁华 2016-03-07 浏览46次
一块电池用半世纪,遨游宇宙就靠它了?的头图

40多年前,美国人登月时曾把5块核电池扔在了月球上,至今,这些核电池仍然在发出热,目测,下一个登月的地球人估计就是咱们中国人了,开句玩笑话,到时,我国航天员可以把它们捡来暖脚。

没错,今天本文要说的就是核电池,它非常毒,但人类已经离不开它,尤其是在太空探索上,为什么呢?咱们从“机遇号”这家伙说起。


话说,火星上的“机遇号”探测器,花边新闻可真不少,原因是NASA不断放出新闻,今天说它遇到沙尘暴,得不到足够的阳光导致电力不足,怠工;过段时间又说它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阳光,但因为太阳能面板上的尘埃太多需要清除,怠工……

瞧,这就是太空探索使用太阳能的局限,那么,如果使用核能呢?

最成功的典范

一想到外太空的能源获取,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是外太空没有大气层遮挡,阳光猛电力足。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在宇宙探索上,核能实在是要比太阳能优越得多!

上图是从各大行星上观看太阳时,太阳的视角大小对比。可以看见,在火星上还好一些,太阳并不比从地球看上去小多少,但是如果想在探索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还有冥王星的时候使用太阳能,不是说不可以,而是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几乎没有可行性。

怎么办?难道人类的太空探索只能局限于水星、金星和火星?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而此时,核能的使用已经不再是一个可选方案,它是一个必选方案。

实际情况也如此:

除了以上探测器,使用核电池的探测器还有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尤利西斯号,还有好奇号火星车等等。

旅行者1号1977年9月5日发射升空,至今已飞行38年多。2015年,旅行者1号距离地球超过199亿千米,这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133倍。如果您能从旅行者1号上看太阳,您会发现,太阳的亮度已经跟一颗普通的星星没什么区别了。此时,旅行者1号周围是一片黑暗的太空,无法获取太阳能。

按照NASA的说法,旅行者1号已经离开太阳系,信号虽然以光速传播,但从旅行者1号上传到地球也需要18个半小时,即使如此,它也还在不断地为人类送来太阳系边缘的信息,这种状态将持续到2025年,直到它上面的核电池不再工作。

从1977到2025年,这期间足足48年,接近半个世纪,如此漫长的工作时间,除了核电池,还有什么电池能代替它呢?目前没有。

核电池与核电站的区别

核电站发电,核电池也发电,两者有何区别?

区别一:

核电站的反应堆,里面主要进行的是裂变反应,也就是在一个中子的轰击下,铀235分裂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并放出两到三个中子。

而核电池主要使用钚238,通过钚238的自身衰变,放出阿尔法粒子α,并产生热量,这热量被用来发电。

钚是第94号元素,它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质量最重的元素,比铀还要重。其稳定的同位素是钚244,半衰期大约是八千万年,微量存在于自然界。

而钚238的半衰期为87.74年,衰变时释放阿尔法粒子,同时放出大量热,这使得即使它的量很少,钚238在某些条件下也能自燃。

1千克钚238的热功率相当于一个功率为570瓦的电炉,且持续时间以数十年计,从不间断。

例如,好奇号上采用的核电池,也是利用钚-238,在任务初期可以在任何状况下稳定地提供大约125瓦的功率输出,而14年后功率还可以保持在100瓦左右。

区别二:

核电站中裂变产生的热,是通过冷却剂循环把热量带出来,接着冷却剂加热第二回路的水,产生高温蒸气冲击汽轮机并发电。

而核电池是采用热电效应来发电,我们先来演示一下热电效应:

金属中都有自由电子,而自由电子具有的能量和速度各不同。那么,什么因素能决定电子的能量和速度?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之一,当金属导体的两端有温度差异时,电子更容易从热的那一端“扩散”到冷的那一端,从而形成电压,这就是热电效应。

核电池热电转化率不是很高,然而,核电池也不光只可以用来发电,尤其是在月球上,长达半个月的黑夜,其温度可达零下两百多摄氏度。而核电池提供的热能可以使航天器上的某些敏感部件经受住低温的考验。

两相对比,还是留在月球上的好。月球上没人,等以后月球住满人时,这些核电池肯定早就衰变得差不多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畅想一下,下一个最可能载人登月的国家,中国可能性最大。到时,我国航天员无聊的时候可把这些核电池收集起来,暖脚,或者……


去年上映的《火星救援》,里面的男主角也是在火星上挖出了以前被埋在火星上核电池取暖,这才得以驾车远行的。

从1961年核能第一次应用于太空,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如今,人类在太空探索中正越来越多地利用核能。未来,人类若想在太空探索上取得更多的进步,或者说若想冲出太阳系,遨游并探索外面的精彩宇宙,那么核技术和核能将是一个必选的方案。

也许这就是事实,靠山吃山离不开山,靠海吃海离不了海。

摆脱不了对阳光的依赖,又怎能沐浴在另一颗恒星的阳光下?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移动端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一块电池用半世纪,遨游宇宙就靠它了? 网址:http://www.jrxk.cn/view/9154.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许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