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百科首页 >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什么区别?寒食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什么区别?寒食节是怎么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般来说,清明节作为一个节气,很早就出现了,但是它作为祭祀祖先的节日,却来源于一个“割股充饥”的感人故事。
在之前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讲到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四十三岁的重耳开始了长达19年的流亡历程,跟随他的有五位贤士:赵衰、狐偃咎犯(重耳他舅)、贾佗、先轸、魏武子,以及一位义士:介子推。这是一个倒叙的故事——
晋文公重耳
流亡中充满了悲欢离合,甚至差点吃了人肉——当年重耳翻山越岭到了齐国,受到了齐桓公的热情招待,甚至还娶了一位美少女,重耳认为“此间乐”,便不想走了。齐女和赵衰等人故意将重耳灌醉,随后策马扬鞭离开了齐国。重耳醒了之后大怒,提着大刀长矛要杀他舅舅咎犯。咎犯说:“要是杀了我能让你有所成就,我心甘情愿。”重耳说:“让我离开安乐窝,如果事还不成,我就吃了你!”咎犯说:“就算事不成,我的肉又骚又臭,没什么好吃的!”
重耳及他的大臣们
流亡中充满了悲欢离合,甚至真的吃了人肉——在重耳到齐国之前,曾经先后在狄国(重耳他姥姥家)以及卫国避难。卫文公看不惯这个落魄的中老年流浪汉,便不接待他。重耳只能离开,在经过五鹿这个地方的时候,实在饿得撑不下去了,便向村民讨饭。村民热情地招待了他,并给他献上一碗土供他食用。重耳感叹世态炎凉啊,人心不古啊!赵衰来安慰他说:“土就是土地的象征,人民把土地交给您,您应该恭敬接受才是。”重耳听了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
割股充饥
但是肚子还是饿啊,重耳就这么被饿晕了。后来,他因为一碗香喷喷的肉汤而活命,大家都知道肉汤是介子推献上的,却没有人知道它是怎么来的,直到重耳发现介子推走路的时候一瘸一拐,才知道介子推是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了肉,做成肉汤。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重耳最后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到晋国,成为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是为晋文公。随后他要对大臣进行封赏,此时介子推却不见了——他功成身退,与母亲到绵山的深谷中隐居,不论晋文公怎么请,他都不肯出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迫不得已,重耳防火烧山,想逼他出来,但是三天三夜之后,重耳没有等到介子推,却在一棵烧焦的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悔恨不已,命人将他安葬在山上,并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又下令介子推罹难那天全国不能生火,只能吃寒食,此后这一天便演变为寒食节。
又因为寒食节与清明节靠得很近,清明节便渐渐从一个节气变成了祭祀祖先的节日了。
来源:网络整理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如需转载,请注明版权!
标题:清明节与寒食节有什么区别?寒食节是怎么来的? 网址:http://www.jrxk.cn/view/255847.html
发布媒体:好百科 作者:鹿豹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