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瓦战役美军3天阵亡1700人,为何怪尼米兹?
评论(85)阅读(20)
塔拉瓦战役,美军在完全拥有海空优势,以及总兵力7倍于日军的情况下,居然在面积仅有1.18平方公里的贝蒂欧岛上,3天内付出阵亡近1700人的高昂代价。...
...
布干维尔岛上两万多日军,凭什么能活到战争结束?
评论(254)阅读(27)
1943年的“魁北克会议”意味着,大量的先进装备优先供应中太平洋战区,而南太平洋战区则改为所谓的牵制性进攻,对日军拉包尔基地围而不攻,以消耗为主。...
...
丘吉尔的地中海战略,为何遭到罗斯福拒绝?
评论(19)阅读(18)
1943年11月,美、日两军在南太平洋地区的争夺依然白热化,按照盟军合围日军拉包尔基地的总体构想,麦克阿瑟与哈尔西逐渐控制了其周边的战略要地,孤立并消耗该基地日军的战斗力。...
...
麦克阿瑟在新几内亚,为什么要“磨洋工”?
评论(172)阅读(15)
1943年6月30日,麦克阿瑟的“佯攻”开始了,其部队分两路向萨拉莫阿推进。日军果然上当,下令驻守莱城的部队驰援,守军仅剩两千老弱病残,此举正中他的“调虎离山之计”。...
...
美、日两军兵力比为48:1,麦克阿瑟为何打半年?
评论(186)阅读(18)
1943年,哈尔西以所罗门群岛为右侧,麦克阿瑟沿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为左侧同时发起进攻,直逼日军拉包尔基地,突破其精心防御的“大东亚共荣圈”, 逼其退至1100公里外的特鲁克港。...
...
新乔治亚群岛战役,为何成就日军将领威名?
评论(109)阅读(16)
二战太平洋战场,日军在瓜岛和巴布亚遭受惨败,东京也终于意识到战争的主动权已经易手,规定在新几内亚采取攻势,在所罗门及俾斯麦群岛采取守势,明确了由战略进攻调整为战略防御。...
...
美军首次使用蛙跳战术,为什么再次丢人?
评论(75)阅读(38)
1943年2月,接任瓜岛地面部队总指挥的帕奇少将,非但没有打出一场像样的决战,反而让1.3万日军在其“眼皮子底下”偷偷撤离。这让海军官兵常拿这件事讽刺、挖苦与其一向不合的陆军。...
...
二战中,是谁击落了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座机?
评论(239)阅读(22)
1960年,美国名将尼米兹关于太平洋战争的回忆录——《伟大的海战》出版了,书中首次披露了美军破译日本海军密码的秘密,也揭示了自中途岛海战以后,日军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
...
截击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座机,罗斯福有何顾虑?
评论(35)阅读(18)
1943年4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精心准备了对盟军空中力量进行绞杀的“伊号作战”。在10天的作战中,日军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损失30%的战机。...
...
俾斯麦海战后,日军航空队为何无“佐级”军官?
评论(40)阅读(25)
1943年3月,日军在俾斯麦海战中完败,一个近7000人的师团有3600多人葬身鱼腹。这让东京大本营意识到,重新夺回新几内亚岛控制权有多么的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