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将马歇尔两次拒绝元帅军衔,是矫揉造作吗?
评论(250)阅读(115)
马歇尔以国家利益为重,放弃了毕生追求,继续留在国内担任参谋长。但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纷纷赞美“高风亮节”的参谋长。当然,他在美国人心目中地位高,还有其他原因。...
...
在美国国家公墓,首个埋葬的外国人是谁?
评论(281)阅读(1003)
由于丘吉尔特别关注军事行动,而罗斯福几乎是“大撒把”,以至于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美国的利益常受到英国人的挑战。为此,马歇尔既充当艾森豪威尔的坚强后盾,又与英国人巧妙的周旋。...
...
美国参加二战,首战为什么选择登陆非洲?
评论(33)阅读(978)
作为三大国中拥有强大机动力量的美国,成为苏联和英国积极争取的对象。然而,在开辟“第二战场”还是登陆北非的问题上,马歇尔的遭遇还是再次证明:军事必须服从政治的需要。...
...
珍珠港事件后,马歇尔为什么抵触英国和美国联合作战?
评论(288)阅读(517)
法国的沦陷,让世界为之瞠目,美国更是惊得目瞪口呆。一旦,英国也沦陷,美国将受到严重威胁。为此,罗斯福很快与丘吉尔达成某种“默契”,全面支持英国的抗战,但丘吉尔却更愿意当“老大”。...
...
吉普车成为美国陆军二战标志,它的诞生很复杂吗?
评论(57)阅读(4024)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菲律宾、马来西亚、缅甸等地纷纷告急,要增援、要武器,所有的事务全部压给了陆军参谋部,各种麻烦一大堆,各部门相互扯皮。马歇尔决定进行改组。...
...
为什么说美国宣布参加二战前,“孤立主义”已经不严重了?
评论(16)阅读(3963)
1933年,一纸命令将马歇尔调往芝加哥的国民警卫队。也就是说,马歇尔的军旅生涯宣告结束,这样的结果让他郁闷至极,一连3个月没有笑过一次,但强烈的责任心驱使他不和“小人”一般见识。...
...
马歇尔夫妇喜欢中国,为什么回国后连受打击?
评论(9)阅读(159)
马歇尔十分喜欢东方文化,他学习3年汉语成了“中国通”。更热爱中国的还有马歇尔夫人,家里雇了10个佣人,不需要干家务。一家人过着“贵族”般的日子,以致回国时,她还一直恋恋不舍。...
...
美国宣布参加一战,马歇尔上尉凭什么能首批到欧洲?
评论(11)阅读(56)
马歇尔自己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自从他到利文沃斯堡军校深造,就已经决定了他在美军中不可能带兵冲锋陷阵了,尤其是又上了一年的高级进修班,就更加注定他的将来,只能是运筹帷幄的参谋工作。...
...
马歇尔与潘兴首次见面,为什么大家为他捏把汗?
评论(19)阅读(74)
美国宣布参加一战,马歇尔抓住这个难得的参战机会,随陆军第1师首批到达法国。然而,依然还是做他的参谋工作。他希望得到潘兴将军的破格提拔,没想到两人的首次见面,却是从一场争执开始。...
...
美国陆军马歇尔将军,如何报复看不起他的兄长?
评论(133)阅读(102)
马歇尔将军之所以选择军人生涯,完全出于偶然。16岁之前,既没有保家卫国的远大志向,也没有家族的传统。“上军校”对他来说,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参军入伍主要是针对其兄长的“报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