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就地解散”,人类战争史上一个奇特命令,为何出自莫德尔?

“部队就地解散”,人类战争史上一个奇特命令,为何出自莫德尔?

1944年9月,蒙哥马利准备大显身手的“市场花园行动”,让防御大师——莫德尔打回了“原形”,不敢“逞能多事”了。莫德尔,成为盟军将领们公认的“极难对付的对手”。... ...
蒙哥马利主导的“市场花园行动”,为什么注定失败?

蒙哥马利主导的“市场花园行动”,为什么注定失败?

莫德尔主动让贤由老帅龙德施泰德担任西线总司令。德军统帅部同意了这个建议,并让他继续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驻守荷兰重点防卫V型导弹发射阵地,也机缘巧合地与蒙哥马利进行了一场对决。... ...
防御专家莫德尔,为什么在法国扛不住美军进攻?

防御专家莫德尔,为什么在法国扛不住美军进攻?

莫德尔在东线的成就,不仅晋升为陆军元帅,而且成为非官方的“东线总司令”,这让喜欢战争的他,十分享受这份快感。当通知其前往法国时,从他的内心来讲,还是有种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的感觉。... ...
苏德战争中,被解除职务的莫德尔,为什么仅用4个月晋升为元帅?

苏德战争中,被解除职务的莫德尔,为什么仅用4个月晋升为元帅?

1943年7月,库尔斯克会战失败后,莫德尔带领部队后撤200公里,尽管给苏军造成47万人的损失,但第9集团军也损失了10万人。此时面对苏军的凌厉攻势,他只得违令一退再退。... ...
库尔斯克会战,莫德尔为什么进攻4天只推进12公里?

库尔斯克会战,莫德尔为什么进攻4天只推进12公里?

尽管苏军损失远远大于德军,但其“殷实”的战争潜力,还是将对手逼得不断地撤退。就在这时,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取得的胜利,无疑像打了一针“强心剂”,德军上下又充满信心,尤其是德国高层。... ...
莫德尔如何指挥40万部队,25天撤退100公里?

莫德尔如何指挥40万部队,25天撤退100公里?

莫德尔因为在“勒热夫突出部”赢得了“防御大师”的美名,其倡导“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的理论,让他成为能攻善守的战术家。然而,最能体现战术水平的——撤退,他表现的得如何呢?... ...
为什么说朱可夫与莫德尔的巅峰对决,输在战役上,赢在战略上?

为什么说朱可夫与莫德尔的巅峰对决,输在战役上,赢在战略上?

大多数人知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苏联伤亡200万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勒热夫苏、德双方还有一场更惨烈的战役,苏军伤亡170多万人,并以其4:1的伤亡比,被称为“勒热夫绞肉机”。... ...
苏德战争,一场几乎被遗忘的战役,为何称之为“勒热夫绞肉机”?

苏德战争,一场几乎被遗忘的战役,为何称之为“勒热夫绞肉机”?

指挥德军第41摩托化军的莫德尔上将,由于临危不惧、指挥有方,有效迟缓了对手的追击,成为当时东线唯一一个在撤退中坚持反攻的人。他接任了第9集团军司令,这离他当上军长仅过了3个月。... ...
莫斯科战役中,饱受争议的莫德尔凭什么不到3个月升司令?

莫斯科战役中,饱受争议的莫德尔凭什么不到3个月升司令?

德军统帅部十分清楚部队面临的困难,中央集团军群还在进行基辅会战的“扫尾”,尤其是装备、物资弹药等没有到位,德军的战斗力大幅下降。但在他们看来,莫斯科战役必须进行,而且是越快越好。... ...
基辅战役70万苏军如何被围?莫德尔凭什么成“扎紧口袋”的人?

基辅战役70万苏军如何被围?莫德尔凭什么成“扎紧口袋”的人?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军17个装甲师中有5位师长不是“科班出身”,莫德尔中将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并不看好这个戴着单片眼镜,却又满口粗话的陆军将领,会有什么大的建树。... ...